核动力工程简介
《核动力工程》(CN:51-1158/TL)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核动力工程》综合介绍国内外核动力科学技术在理论研究、实验技术、工程设计、运行维修、安全防护、设备研制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加快我国核动力事业的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杂志文章特色
1.《核动力工程》请附上中、英文摘要及3~8个关键词。英文部分的内容包括:文章题目、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及单位名称。
2.《核动力工程》格式必备与顺序:标题、作者、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篇幅以2200-8800字为宜。2200字左右为1个版面。
3.《核动力工程》请在来稿末尾附上作者详细通讯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区、街道名称、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务必准确。论文有图表的,请保证图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对应。
4.本刊实行无纸化办公,来稿一律通过电子邮件(WORD文档附件)或QQ发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来稿必复,来稿不退,10日未见通知可自行处理。
5.本刊来稿直接由编辑人员审阅,疑难重点稿件送交相关专家审阅,本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客观”的审稿原则,实行“三审三校”制度。
6.来稿一经采用,杂志社将发出《用稿通知单》,出刊迅速,刊物精美,稿件确认刊载后,赠送当期杂志1册。
杂志分析报告
注:年度总文献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注:比率 = 当年基金资助文献量 / 当年发文量 * 100%
注:当年发文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堆芯物理与热工水力,安全与控制,回路与设备,运行与维护,结构与力学,热工与水力,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专栏,核燃料及反应堆结构材料,其他,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专栏,核动力技术创新专栏,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专栏,系统设备,结构力学与安全控制,回路设备与运行维护,核电厂运行许可证延续专栏,核反应堆设计技术,反应堆物理及其设计、计算,数字核能,抗震和应力分析、断裂力学,反应堆工程专栏,反应堆结构力学专栏,反应堆物理及其设计计算,反应堆物理专栏,流场、流固耦合分析及试验,特约稿,电气仪控,核燃料及反应堆材料,华龙一号专栏,地下核电站,测量及试验,反应堆物理,核电运行研究,三废处理,核燃料技术发展专栏,新堆及研究堆,热工水力,反应堆设计及安全分析,试验及试验方法,振动与冲击,辐射与防护,核工程力学专栏,研究堆与核电厂运行研究专栏,软件开发、验证与应用,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堆和核电厂运行研究专栏,反应堆工程,核燃料与反应堆结构材料,运行与回路,断裂力学及缺陷评定,先进轻水堆、小型堆和其他新堆型中的力学问题,核燃料与反应堆材料,核反应堆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专栏,三代核电中的反应堆结构力学
摘要:主要介绍了我国在建、在运核电机组的基本状况和最新进展,以及我国在提升核设施安全水平方面的相关措施。在国家能源局印发的《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要求之下,我国推出一系列先进核能和小型堆的发展计划,开展了"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建设"并建立相关标准。最后总结了中国核电目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展望。
摘要:针对热管式空间反应堆,基于Open MC程序产生均匀化截面参数,并由确定论快堆分析程序SARAX进行堆芯输运及燃耗计算。以蒙特卡罗程序(MCNP)的输运计算结果以及MVP程序的燃耗计算结果作为参考解,通过对比稳态输运计算和燃耗计算的结果,证明了耦合的Open MC和SARAX程序系统对于空间堆中子学分析和燃耗分析的适用性和高效性。为热管式空间反应堆的设计分析提供了参考。
摘要:sm-TMSR是中国科学院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中心(TMSR)设计的一款小型模块化多用途钍基熔盐示范堆。本文就sm-TMSR堆芯的控制棒布置进行了物理分析。首先,对熔盐堆特有的反应性变化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sm-TMSR控制棒的功能和需求,即:对于调节棒,要求设计的总价值在寿期初等于或略大于2.5×10-2,寿期末等于或略大于2.06×10-2;对于停堆棒,考虑卡棒准则,要求设计的单根棒价值在寿期初大于等于2.1×10-2;其次,计算了不同位置、不同控制棒孔道直径以及有无哈氏合金套管的单根控制棒价值;最后根据控制棒价值的需求大小,确定了控制棒组件在堆芯较为优化的物理设计:(1)控制棒组件孔道直径为9cm,无哈氏合金套管;(2)4根控制棒成"十"字形分布,2根停堆棒均匀布置在堆芯的第1圈,2根调节棒均匀布置在堆芯的第6圈位置。
摘要:基于Mathematica7.0为熔盐堆(MSR)主回路系统建立了一套含流动项及在线去除功能的氙(135Xe)的动态分布数值分析程序,针对2 MW MSR的一种设计方案,分析了不同流量、不同启停堆功率、不同在线去除效率情况下135Xe浓度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特性。结果表明:相较于静态燃耗模型,流动燃耗模型的135Xe带来的负反应性要低约32.2%;额定流量下主回路系统135Xe浓度分布均匀,只有当主回路系统体积流量小于2.24 cm3·s-1时,流动效应才会对主回路系统内135Xe浓度分布有显著影响;当鼓泡系统的在线去除份额约为0.1%时可以使堆芯135Xe带来的负反应性降低至-38.3pcm(1pcm=10-5),其总的去除效率可以达到86.0%;不同功率水平瞬时停堆工况下,堆芯135Xe浓度单调下降,停堆约50 h后135Xe基本消失,相当于引入+254pcm反应性,停堆过程无碘坑出现,停堆后再启堆过程不必担心碘坑启动的问题。135Xe去除效率对整个系统135Xe总量有一定影响,在去除份额从0.0001%~20%的变化范围内,135Xe的总活度与静态燃耗模型相比相应增加了0.67%~8.75%。
摘要:研究了采用碱金属热电转换(AMTEC)、热管冷却的空间堆电源系统的负荷跟踪特性。分析了外部负载电阻及冷热端温度对模块化AMTEC性能的影响,利用TAPIRS程序分析了AMTEC转换空间堆系统在负载需求变化下的瞬态响应以及系统负荷跟踪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外部负载电阻的增大,AMTEC热电转换效率及输出电功率都先增大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减小,存在临界外部负载电阻值使得AMTEC热电转换效率和输出电功率达到最大,但这2个临界值不相等;虽然空间堆具有负荷跟踪特性,但系统的固有负荷跟踪特性仅在大于临界外部负载电阻值时存在,当小于此外部负载电阻值时,空间堆系统表现为非负荷跟踪特性。
点评详情